黄志伟

我有新说法
0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4月,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2018年11月,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黄志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4月,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2018年11月,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1]
中文名
黄志伟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兰州理工大学
主要成就
“新世纪优秀人才”
代表作品
Nature Cell Biology;Microbial Pathogenesis

人物经历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2003年兰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2008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9到2012年在哈佛大学免疫与感染疾病系Laurie H. Glimcher院士实验室做博士后。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人物荣誉

2018年8月3日,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予以公布,黄志伟在名单之中。[2]
2018年11月,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1]

研究方向

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分为两部分:
一、免疫和神经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可溶/膜蛋白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细胞表面受体犹如天线一样感知胞外信号并对之做出反应。我们对参与重要细胞信号转导的膜上受体/配体复合物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将用来回答以下问题:配体是怎样被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如GPCRs)识别的?他们相互识别的专一性/选择性是如何实现的?结合配体后,受体的构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受体构象的变化是如何激活或抑制胞内信号途径的?调控蛋白又是如何调控受体的功能的?另外我们还研究参与免疫和神经信号转导的重要胞内蛋白(复合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二、天然免疫系统激活的新基因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分化、活性调节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炎症体激活。
除了上述结构生物学及信号通路方面的基础研究外,我们也对在免疫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的可溶/膜蛋白(复合物)的结构进行解析,并利用这些结构信息理性设计小分子药物治疗上述疾病。研究成果发表在 Cell Host & Microbe (IF=13.728),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IF=13.685)等杂志上。
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主要贡献

1. Weiguo Zou, Xi Chen, Jae Shim, Zhiwei Huang, Nicholas Brady, Dorothy Hu, Rebecca Drapp, Kirsten Sigrist, Laurie H. Glimcher, Dallas Jones (2011). The E3 ubiquitin ligase Wwp2 regulates craniofa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monoubiquitination of Goosecoid. Nature Cell Biology. 13, 59-65.
2. Chen D, Lei L, Flores R, Zhiwei Huang, Wu Z, Chai J, Zhong G. (2010). Autoprocessing and self-activation of the secreted protease CPAF in Chlamydia-infected cells. Microbial Pathogenesis. 1(10), 1-10.
3. Zhiwei Huang and Jijie Chai (2010). Mapping the selection mechanisms by bacterial GEFs. Virulence. 1(2), 1-4.
4. Zhiwei Huang*, Sarah E. Sutton*, Adam J. Wallenfang, Robert C. Orchard, Xiaojing Wu1, Yingcai Feng, Jijie Chai and Neal M. Alto (2009).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host GTPase isoform selection by a family of bacterial GEF mimics.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16(8), 853 - 860. (* Co-first authors, this publication was selected as a research “highlight” by Nature China
5. Zhiwei Huang, Yingcai Feng, Ding Chen, Xiaojing Wu, Xiaojun Wang, Xingguo Xiao, Wenhui Li, Niu Huang, Lichuan Gu, Guangming Zhong and Jijie Chai (2008). Structural basis for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of the secreted chlamydia protease CPAF. Cell Host & Microbe. 4(6), 529-542. (This publication was selected as a research “highlight” by Nature China
6. Maikke B. Ohlson, Zhiwei Huang, Neal M. Alto, Jack E. Dixon, Jijie Chai and Samuel I. Miller (2008).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almonella SifA Indicate that Its Interactions with SKIP, SseJ, and RhoA Family GTPases Induce Endosomal Tubulation. Cell Host & Microbe. 4(5), 434-446.
参考资料
  • 1.2018年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出炉”.新华网.2018-11-19[引用日期2018-11-22]
  • 2.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引用日期2018-08-04]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科研人员教师人物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 、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