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 收藏 | 举报 2015-12-31 22:51   浏览:299   回复:1

【原创】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双酚A含量

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双酚A含量

作者:吴茵琪


摘要:建立了微波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MAE-HPLC)检测塑料包装食品中双酚A的分析方法。选择甲醇为萃取溶剂,对微波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80℃,萃取时间为20min。在试验选定的最佳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0.10~20mg/L,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1 m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9%~99.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2%。
关键词:微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双酚A;食品塑料包装材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广义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仅仅是指食品本身的安全,还要包括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这些材料包括塑料、纸制品、不锈钢、铝制品等等。同时需要考虑食品与包装材料之间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成分是否会迁移到食品中去等问题。材料科学达到迅速发展,使得高分子聚合物成为目前最广泛应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双酚A(bisphenol A,BPA)又名2,2-二(4-羟基苯基)丙烷,是最广泛使用的工业化合物之一,是制造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等产品的重要原料,同时双酚A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包装材料等方面。双酚A属于低毒性化学物,但是动物试验发现双酚A具有某些雌激素特性,对淋巴细胞具有增殖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双酚A具有一定的致畸形和胚胎毒性。不同剂量的双酚A能够诱导淋巴细胞的增殖,从而有潜在的免疫毒性。欧盟从2011年6月1日起禁止进口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的塑料婴儿奶瓶。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挪威等国家也严令限制双酚A这类化合物在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
目前,塑料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潜在迁移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大多数的研究报道基本上是研究塑料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总含量:通过索氏提取、液-液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及固相微萃取等处理方法,将塑料包装材料中的双酚A转移成合适溶剂中,然后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气相色谱法、荧光检测法及传感器检测法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HP-1200液相色谱仪,配有荧光检测器(美国Agilent 公司);Ethos ONE微波消解/萃取仪(意大利Milestone 公司);EV321型旋转蒸发仪(北京莱伯泰科仪器有限公司);SM300型切割式粉碎机(德国RETSCH公司);21011V001R200型氮吹仪(瑞士BUCHI公司);TB215D型电子天平(美国丹佛公司)。
双酚A标准品(纯度≥99.9 %,德国Supelco公司),甲醇(色谱纯,上海德正化工有限公司);正己烷、二氯甲烷 、乙酸乙酯、乙醇、乙腈均为分析纯,均由广州化工试剂厂提供。
双酚A标准贮备液的配制:精确称取双酚A标准品0. 0250 g, 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250 mL,摇匀静置,并放置4℃冰箱保存,其质量浓度为100 mg/L,临用前采用流动相稀释成合适的浓度。

1.2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柱: C18柱( 4.6 ×250mm, 5-Micron,(美国Agilent公司) , 柱温30℃ ; 样品室温度10℃;进样体积15μL。流动相:水和甲醇(体积比为35:65);流速:0.8 mL/min,激发波长:230nm,发射波长:315nm,整个分析流程用时13min。

1.3 样品处理
选取有代表性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样品,先剪成5cm×5cm以下,在液氮的保护下,采用切割式粉碎仪将样品切割成粒径小于2 mm,准确称取已制备好的样品1.0 g(精确到0.001g)于微波萃取罐中,加入15 mL甲醇,按照表2所示微波萃取条件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将萃取液转移至150mL的鸡心瓶中,并再用20 mL甲醇分三次洗涤萃取残渣,合并萃取液及洗涤液,于旋转蒸发仪上旋转蒸发(温度约为42℃)至约0.5 mL。然后再用氮吹仪吹至近干,用2 mL流动相溶解残渣,然后用0.20 μm 有机滤膜过滤至样品瓶中,然后上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若分析结果超过线性范围,可对萃取液进行稀释后再进行检测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 1 萃取条件的优化
分别采用超声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对含有双酚A的阳性样品进行提取分析,对两者萃取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萃取时间内,微波萃取法的萃取效率明显优于超声萃取法。同时考虑到微波萃取法操作简便、快速、试剂消耗少、可批量萃取等优点。因此,本实验选用微波萃取法作为样品萃取方法。

2.1.1 萃取剂的选择
振荡萃取和超声波萃取过程中的能量累积和渗透过程主要以无规则的方式发生,所以萃取的选择性差。微波萃取过程中,微波能穿透到物料内部,使物料表里同时产生热能,加热非常迅速,并且微波加热具有选择性,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来提高萃取效率。双酚A属于极性化合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别实验了二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乙醇和乙腈等5种萃取溶剂,对种不同塑料食品包装材料(PC、PP和PE)进行萃取试验,实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在相同的萃取条件下,甲醇的萃取效率优于于其他萃取溶剂,同时流动相也是采用甲醇和水,因此,实验选择甲醇作为萃取溶剂。

2.1.2 微波萃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在微波萃取过程中,温度是重要参数之一,选择合适的萃取温度不但可以提高萃取溶剂的溶解能力,而且可以降低萃取溶剂的表面张力,促使更好地破坏待分析物和基质活性部位之间的作用力,使待分析组分更易于从基质的活性部位脱附下来。同时,在进行微波萃取时,密闭的萃取罐内的压力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一般可达到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压力的增加使得萃取溶剂的沸点也随之上升,所以采用微波萃取时,萃取的温度一般比萃取溶剂的沸点高10~20℃,甲醇的沸点是64.7℃,所以选择萃取温度为80℃。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梯度升温程序能更有效快速萃取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双酚A。整个萃取时间约为20min,具体萃取升温程序见表2.

2. 2 色谱条件的优化

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双酚A时,一般采用C18色谱柱,实验考察了甲醇-水不同比例作为流动相洗脱及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甲醇-水比例为65:35时,色谱峰响应值高并且峰形很好,所以实验选择流动相甲醇-水的比例为65:35,双酚A标准品的色谱峰见图1。

2.3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采用甲醇溶液逐级稀释双酚A贮备液(浓度为100 mg/L),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10、0.50、2.0、10、20 mg/L的标准工作溶液。按实验选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条件进行分析测定,以双酚A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对应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其线性方程y =856.3x -23.4及相关系数r2=0.9998。实验结果表明,双酚A在0.10~20mg/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以3倍信噪比计算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2 mg/kg,以10倍信噪比计算方法的定量下限(10S/N)为0.1mg/kg。

2.4方法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试验
试验在三种不同食品塑料包装材料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双酚A标准品,然后压模成塑料片,将每种塑料片剪成5块大小及质量一致的样品片,然后通过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计算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实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不同双酚A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在88.9%~9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2%,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2.5样品分析
随机选取不同材料(PP、PC和PET等五种材料)食品包装材料样品,按照1. 3样品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然后在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测试。样品分析的图谱见图2,样品溶液中双酚A保留时间和质谱图与双酚A标准溶液相一致,5种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含量分别为25.52 mg/kg、 152.6mg/kg、45.48 mg/kg、85.37 mg/kg和62.85 mg/kg,实验结果表明PC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含量最高。

3 结语
本文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双酚A含量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微波萃取溶剂、萃取温度及时间的选择,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8.9%~9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2%,目前该方法已用于实验室样品检测分析。

参考文献

江 斌,王 新,胡德军.出口食品包装检验监管模式中存在的隐患及对策. 包装与食品机械,2013,31(5):53-56
王 佳,詹 平.双酚A对机体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5):541-544
蒋小良,黄承斌,麦彩焕,等.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装与食品机械,2012,30(3):55-59
卫碧文,缪俊文,于文佳.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分析试验室,2009,28(1):107-019
李 鱼,刘建林,王晓丽,等.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双酚A.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11):2142-2148
陈啟荣,魏 岩,夏 敏.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糖果包装材料中的双酚A.食品科学,2010,31(6):165-167
李 彬,刘 丽,任 聪,等.塑料电子电器产品中四溴双酚A的微波辅助萃取-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科技,2009,37(10):75-79
龚清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源中痕量双酚A.环保科技,2010,16(2):27-29
李 英,王楼名,张 琛,等.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双酚A.质谱学报,2005,26(1):18- 21.
任霁晴,贾大兵,壮亚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塑料制品中双酚A.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24(4):40-42
陈志锋, 刘晓华, 孙 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双酚类物质 .检验检疫学刊, 2009, 19(6) : 9~ 12.
王玉飞,陈衡平,陈晖,等.桶装饮用水中双酚A的溶出及GC /MS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3, 13 (5) : 581 - 5841
梁志强.碳纳米管固相萃取-GC/MS法测定饮水中双酚A.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8):1904-1905
杜会芳, 闫慧芳, 李晔, 等. 蔬菜中内分泌干扰物4

打赏
沙发 | 回复 | 举报 2015-12-31 22:51
很完整的实验过程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 、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