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举报 2006-07-08 09:43   关注:291   回答:34

【求助】怎样确定一种物质是细胞因子???...

已解决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2024-06-11 02:32
【求助】怎样确定一种物质是细胞因子???
举报 2006-07-17 22:13
Support!
举报 2006-07-13 08:27
1.简单说一下从炎症角度考虑时,观察的指标

动物实验模型的制作:
肺急性炎症
肝炎模型
......................................
一.表像的炎症的判断指标:红 肿 热 痛 机能障碍
二.镜下观察:
1.migration of the inflammation;
2.hemorrhage
3.destruction of the cell walls;
4.炎性细胞的浸润
5.水肿………………………………………..
三.细胞分子水平
1. 运用ELISA的方法检测大鼠血清多种炎症性因子的水平,如IL-1,IL-6,TNF-B,CRP等.
2. 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动脉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量,以及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等,
3. 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或是荧光原位杂交进行检测亦可!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多种炎性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定量,如黏附分子,CD分子, C反应蛋白CRP等.

2.趋化性的研究(具体待)

3.一种物质的刺激性分泌(动态检测)(爆发性量)

4.得知受体后的反推倒理论。
举报 2006-07-18 15:01
感谢初恋的雪在下战友的帖子。。。。也衷心希望大家进行补充讨论。

作为免疫效应分子的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的分化、发育、成熟以及免疫调控中占有重要地位 。希望战友就该话题展开讨论,以增进大家对细胞因子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举报 2006-07-18 08:43
感觉一个人在这里单抗着,没人发言,真没意思。
举报 2006-07-09 08:33
可不可以
先掉出基因做序列比较
先归归类看是不是已存在的某个细胞因子家族的成员
如果是的话再相应的做相关的功能上的验证实验
好象考试的时候考过这道题
不记得当时老师给的答案了
举报 2006-07-11 21:44
对楼主的话题比较感兴趣,也来谈谈浅薄的认识:
一 细胞因子检测:
1生物学活性法
细胞因子依赖细胞的增殖实验
细胞毒实验
集落形成法
病毒抑制实验
趋化实验等
2分子杂交、RT-PCR、细胞因子microarray
3免疫学测定法
ELISA
ELISPOT
细胞内的细胞因子检测。

二 从人类基因组发现新细胞因子
由于体内含量较高的细胞因子大部分已被克隆化,传统的路线已经难以发现新免疫分子。目前的新细胞因子克隆化策略主要利用反向生物学原理,从人类基因组发现新细胞因子或其受体编码基因。
1传统生物学策略
发现生物活性-鉴定细胞因子蛋白-克隆基因-细胞表型-动物模型-人体内功能及与疾病关联
2反向生物学策略
数据库DNA序列 -生物信息学-蛋白质表达-细胞表型-动物模型-人体内功能及与疾病关联。
举报 2006-07-09 02:31
我搜集了一些细胞因子相关网站,贴出来大家分享
细胞因子百科全书http://www.copewithcytokines.de/cope.cgi
细胞因子序列数据库http://cytokine.medic.kumamoto-u.ac.jp/
国际细胞因子学会http://bioinformatics.weizmann.ac.il/cytokine
细胞因子综述http://cytokine.rndsystems.com/asp/b_index.asp
细胞因子SNP
http://bris.ac.uk/pathandmicro/services/GAI/cytokine4.htm
另外,细胞因子的药物性研发应用也越来越热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组细胞因子药物
2。重组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药物
2。以细胞因子为药物靶标的小分子药物
3。抗细胞因子或其受体的中和抗体
4。细胞因子基因治疗
5,细胞因子免疫毒素或导向药物
其中已经批准上市的有
IFNα毛细胞白血病、肝炎、 Kaposi肉瘤
IFNγ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肉芽肿、生殖器疣
G-CSF自身骨髓移植、化疗导致的粒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GM-CSF 自身骨髓移植、化疗导致的血细胞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Epo慢性肾衰导致贫血、癌症或癌症化疗导致的贫血、失血后贫血
IL-2癌症、免疫缺陷
IFNβ多发性硬化症
IL-11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SCF与G-CSF联合应用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EGF外用药治疗烧伤、溃疡(国内批准上市)
bFGF外用药治疗烧伤、外周神经炎(国内批准上市)
突变体TNF晚期肿瘤(国内批准上市)
TPO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国内批准上市

个人认为细胞因子相关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前景十分广阔,从事相关工作是很有前途的。
举报 2006-07-18 16:35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在很多情况下,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细胞因子介导完成的.从不同的角度,细胞因子有多种名称.如单核一巨噬细胞产生的因子称为单核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称为集落刺激因子(CSF).由于重组细胞因子问世,已开始应用细胞因子调节机体免疫而治疗某些疾病.
众多的细胞因子有以下共同的作用特点。

  (1)绝大多数细胞因子为分子量小于25kDa的糖蛋白,分子量低者如IL-8仅8kDa。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如IL-5、IL-12、M-CSF和TGF-β等以双体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大多数编码细胞因子的基因为单拷贝基因(IFN-α除外),并由4~5个外显子和3~4个内含子组成。

  (2)主要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有关。

  (3)通常以旁分泌(paracrine)或自分泌(autocrine)形式作用于附近细胞或细胞因子产生细胞本身。在生理状态下,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只有产生的局部起作用。

  (4)高效能作用,一般在pM(10-12M)水平即有明显的生物学作用。

  (5)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相应高亲和性受体数量不多,在10~10000/每个细胞。近年来,细胞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相当迅速,根据细胞因子受体基因DNA序列以及受体胞膜外区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结构,可分为四个类型: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和趋化因子受体。

  (6)多种细胞产生,一种IL可由许多种不同的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如IL-1除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巨噬细胞系产生外,B细胞、NK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在某些条件下均可合成和分泌IL-1。

  (7)多重的调节作用(multiple regulatory action),细胞因子不同的调节作用与其本身浓度、作用靶细胞的类型以及同时存在的其它细胞因子种类有关。有时动物种属不一,相同的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可有较大的差异,如人IL-5主要作用于嗜酸性粒细胞,而鼠IL-5还可作用于B细胞。

  (8)重叠的免疫调节作用(overlapping regulatory action),如 IL-2、IL-4、IL-9和IL-12都能维持和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

  (9)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细胞因子的网络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1)一种细胞因子诱导或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产生,如IL-1和TGF-β分别促进或抑制T细胞IL-2的产生;(2)调节同一种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如高剂量IL-2可诱导NK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L-2受体;(3)诱导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如TGF-β可降低T细胞IL-2受体的数量,而IL-6和IFN-γ可促进T细胞IL-2受体的表达。

  (10)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组成了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理化特性和分泌特点

1.理化特性:绝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蛋白质或糖蛋白,多数以单体形式存在。IL-10、IL-12、M-CSF等可以双体形式存在,TNF-β为三聚体。

2.分泌特点: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1)自分泌:指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同时也是该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如IL-2,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又可诱导活化T细胞增殖分化和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2)旁分泌:指一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作用于邻近细胞。如巨噬细胞向T细胞提呈抗原时分泌的IL-1可诱导T细胞活化。

(3)内分泌:指一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远处细胞。如高剂量的IL-1、TGF-β和M-CSF。
来源和产生特点

1.来源:细胞因子的来源具有多源性,即体内多种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归纳为三类:

(1)活化的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NK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2)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等。

(3)某些肿瘤细胞:如骨髓瘤细胞、宫颈癌细胞和白血病细胞系等。

2.产生特点: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多向性,即接受某种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一种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不同类型的细胞可产生相同的细胞因子。如活化TH细胞可产生IL-2 、IL-4、 IL-10等多种白细胞介素;而白细胞、成纤维细胞、活化T细胞均可以产生IFN。

作用特点

1.非特异性:细胞因子虽然也是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与抗体不同的是,细胞因子对靶细胞的作用不受抗原特异性的限制,也不受MHC限制。

2.多效性:即一种细胞因子可对多种靶细胞作用,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3.重叠性:即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可对同一种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

4.网络性:即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是互相影响的。这种影响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控制、生物学效应的拮抗、协同作用来实现,形成十分复杂的网络。

5.高效性:即细胞因子对相应受体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微量细胞因子即能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
举报 2006-07-18 23:48
细胞因子嘛,简单说就是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活动于细胞中或细胞间。应该所有具有这种功能的小分子蛋白都是细胞因子。
举报 2006-07-18 16:30
个人理解,细胞因子不仅使细胞分泌的小分子多肽,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很重要的信号转到功能。
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细胞代谢和生命周期调控中有着网络性的作用。并且这种物质的种属特异性不是很强,同一种细胞因子在不同物种间的作用相似,人工合成的该种物质同样具有类似的生物学活性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34条/4页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 、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