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_分析方法_仪器仪表技术文献

提供者:15453750114  发布时间:2018/11/21  阅读次数:71次  

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1.1 临床资料 102例患者中男72例,女30例,年龄53.3±18.2(32~78)岁。需行紧急临时起搏的危重患者有67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

4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2例,心脏骤停5例,脑梗死2例。其心电图表现为严重的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外科

择期手术预防性起搏35例,既往病史均具备下述情况之一:①无症状的永久性或间歇性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②无症状的双分支或

不完全性三分支阻滞;③心动过缓<50次/ min或holter有>2 s长R-R间期;④迷走神经高敏状态或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⑤阿托品试验

阳性平素无症状者。

  1.2 操作方法及结果 危重患者谈话签字后床旁紧急操作,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谈话签字后于进行麻醉及外科手术前完成

操作。所用仪器设备为上海产AXQ-1型临时心脏起搏器;美国Diag5F气囊双极起搏电极导管;6F或7F动脉鞘管;床旁心电监护仪

及心电图机。
  根据操作者经验及习惯按seldinger方法[1]选择穿刺左锁骨下静脉(58例)或右颈内静脉(44例),置入动脉鞘,检查漂浮电极气

囊完好后,沿动脉鞘管插入气囊电极,缓慢推送约10~15 cm处给气囊充气1 ml,并连接临时起搏器,以起博电压为4 V,频率大于自身

频率10~15次/ min试起搏,在起搏情况下边推送电极边观察心电监护II导联图形或体表心电图,当QRS波群为宽大的QS波形并伴

有恒定的ST段抬高时说明电极进入右心室,如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电轴左偏,可判断电极头端在右心室心尖部

或中部,若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电轴右偏或正常,则电极头端位于右心室流出道,上述两个位置均可作为起搏点。将气囊内气

体放出,并微调导管位置,以利头端与心内膜良好接触,测定起搏阈值,以3.0~4.0 V起搏,频率60~70次/ min,常规VVI起搏。固定电

极导管,以防电极移位。术后常规监测心电及生命体征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术后当天行床旁胸片检查,进一步确定电极位置,并排

除气胸等并发症。
  
102例患者手术顺利,成功起搏。从穿刺到起搏用时为10~15 min,留管时间2~11 d。68例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平均用时

(9.1±3.5) min,留管时间(4.8±6.2) d;经右颈内静脉途径44例,平均用时(8.7±3.2) min,留管时间(5.2±5.5) d,两组间比较统计学上

无显著性差异(P>0.05)。

1例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在电极送至15 cm左右遇到阻力,起搏后见头颈部搏动,无心房或心室起搏图形,考虑电极误入左颈内静

脉,重新穿刺置入电极后成功起搏。3例患者电极进右心室时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轻柔退管后室速消失。8例术后6~12 h内出

现间歇起搏障碍,检查为电极移位,经重新调放电极后恢复正常起搏。全部患者未发生心肌穿孔、气胸、血胸、感染及导管断裂

等并发症。
 
紧急临时起博的67例危重患者, 在起博器维持有效心率及血液循环下,积极治疗原发病,其中 55例自身窦性心律恢复康复出

院;9例临时起搏14 d后自身窦性心律仍未恢复而安装永久起博器;3例死于原发病(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泵衰竭2例、心脏性猝死

1例)。35例外科择期手术预防性起搏中的28例,术中因用药及血管神经牵张反射等原因引起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在起博器保护下

完成手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拔除电极;1例因术后holter发现窦性停搏大于3 s长RR间期而转我科安置永久起博器;6例术中心率

血压正常于术后第2天拔除电极。

优质商品

动物步态分析系统
动物步态分析系统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 、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